考研成绩和分数线公布之后,“二战”是很多首战失利的毕业生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大家直接面临的一个难以抉择的复杂选项,是否应该选择二战?二战与工作能否兼得?二战中应该做哪些准备?除二战外还有哪些选择?为了更好地化解毕业生心中的失落、焦虑和疑惑,学院特别邀请到来自三个不同年级的5位近年考研首战失利的校友“现身说法”,以“首战考研失利后我们经历了什么?”为题进行了一次网络云分享,用他们宝贵的经历和深刻的感受与思考,为大家分享二战的经历以及除二战之外的其他选择,拓宽同学们的思路,鼓励大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调整和制定未来规划。
2017-2020年就职于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的2012级国经管班校友刘贝鼓励大家要调整好心态积极做好下一步选择好,是否选择二战取决于自己的未来规划,如果攻读研究生是为了就业,要积极准备春招,多尝试就业的机会,就业后仍旧可以选择全职考研。如果最终能选择了二战,一定要重新审视自己,总结一战失利的原因,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如果找不到问题所在,二战很有可能也是徒劳。
2016-2018年就职于中信银行,2019年入学中国政法大学MBA的2012级国经管班校友高子宜强调参加春招和准备二战并不冲突,要积极准备春招,如果拿到满意的OFFER,可以先工作两年,通过读MBA提升学历,两年的工作经验对申请出国和再次应聘很有帮助;如果没有拿到满意的offer,也能够积累到宝贵的求职经验,特别是通过参加各大公司的网申和笔试面试,能够体验到正规的、全流程的实战训练,对大家将来再次参加校招有极大的帮助。他还勉励大家不要气馁,较早经历挫折不是坏事,人生也并非只有一个模板,要多给自己一些机会,不要禁锢自己。
2017-2019年就职于中国电子物资有限公司,2019年入学南洋理工大学金融硕士项目的2013级经济学班校友罗涵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二战、工作、出国的准备过程和其中的感悟,建议大家珍惜应届生身份积极尝试求职,将提升学历的时间选择拉长,放弃寻找“正确选择”的想法,建立持续不断努力的生活观念,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和学习将自身过往的选择变的“正确”。
2017-2018就职于华夏幸福,2019年入学北京大学软微学院的2013级经济学班校友柳文峰讲述了自己辞职考研的历程,希望同学们能够尽快的从考研失利的挫败中走出来,积极向身边老师、同学请教,吸取经验,尽快找到下一步的方向,并建议积极参加春招积累宝贵的经验,鼓励大家勇敢地作出选择,并且在选择之后坚定地走下去。
2014级经济学班校友周淑怡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建议大家首先要明确目标,二战的目的是对学术科研感兴趣想继续深造,还是为了获得更高学历再就业。如果坚持选择二战,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家人的支持情况。她鼓励学弟学妹做一个理性人勇敢做出选择,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对未来的恐惧而畏畏缩缩、踌躇不前。
分享会的最后,党委组织员刘滨老师、党委副书记耿卉老师、副院长伏霖老师也分别结合自身从教和从事就业工作的经验,鼓励同学们认真思考和汲取师兄师姐的经历经验,积极调整心态,切实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珍惜应届毕业生身份,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体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应对人生的挑战。